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金融教育宣传周 > 金融教育宣传周 | 金融知识进云端,安全理念入人心——浙商银行郑州分行举办金融宣教直播
金融教育宣传周 | 金融知识进云端,安全理念入人心——浙商银行郑州分行举办金融宣教直播
发布时间:2025-09-19 浏览: 0

浙商银行郑州分行积极开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9月15日,浙商银行郑州分行邀请郑州市反诈支队民警和分行私行客户经理一起走进“顶端新闻”直播间,举办了一场“揭示电诈骗局 保护资金安全”专场直播,帮群众守住“钱袋子”,远离套路和诈骗。

图片

高收益≠好产品,资产配置如同搭建金字塔

直播一开始,主持人就抛出个扎心的问题:看直播的你,是工资一到账,直接全存银行定期?还是看到哪个基金涨得猛,立马all in?

“的确,我们发现,生活中很多朋友在理财这件事上有误区。”卢雪雯说,不少人认为“高收益=好产品”,但其实,没有稳赚不赔的馅饼,只有套路满满的陷阱。“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激进,真正靠谱的理财,讲究的是——资产配置。我把它比喻成一个‘金字塔’。想象一下,你家盖房子,地基打牢了,上面才能稳稳往上建。”

卢雪雯解释说,家庭资产“金字塔”的底层,也就是基石层,占家庭总资产50%~70%,放最安全的东西——比如存款、国债、保险,它们好比压舱石,哪怕市场大跌,也坚挺如山;中间的平衡层占20%~40%,可以买点债券、固收+理财,收益比存款高一点,波动也不大,相当于给生活加点“甜味剂”;而顶层,也就是进取层:最多10%~20%,可以玩点股票、基金,博个高回报,但切记不能贪多。

牢记“四步防坑口诀”,理性维权更有效

知道了资产该怎么配置,更要知道如何规避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反诈民警申豪揭露了这几年网上热议的“AB贷”“征信洗白”等非法中介套路。他说,“非法中介”会打着“百分百贷款成功”“低息秒批”的旗号,专门忽悠急用钱的人。比如“AB贷”,A缺钱贷不了,B被拉来当“名义借款人”,结果钱是A花的,债是B背的,最后两人全进黑名单!

申警官还着重解释了“帮信罪”:它的全称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就是你明明知道别人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比如电信诈骗),却还为他们的犯罪行为提供帮助。

申警官告诫大家要牢记“四步防坑口诀”:不轻信“流水能凑”;不透露核心资料;不转账任何“手续费”;多核实身份信息。如果切实遇到了纠纷,一定要先联系金融机构,再向监管部门或消协反映,理性维权更有效。

直播中,两位嘉宾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以及情景模拟表演,提醒网友辨别“冒充客服注销账户”“AI换脸行骗”等多种电诈骗局,手把手教学应对话术。

直播间隙还穿插了趣味十足的“快问快答”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问题一出,评论区瞬间刷屏,网友们纷纷抢答,参与热情高涨。
直播接近尾声,两位嘉宾再次给出了发自肺腑的提醒。卢雪雯强调:“不了解的产品千万别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合适的。”申警官则郑重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接到96110的来电,一定要及时接听!”

金融服务,更在于陪伴与守护

整场直播巧妙融合专业知识与生动表达,将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实用内容,兼具知识性、互动性与趣味性,让观众在轻松氛围中收获满满“干货”。这场有温度、有深度的线上课堂,不仅为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注入了专业而温暖的力量,更架起了一座金融机构与公众之间沟通信任的桥梁。

作为一家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金融机构,浙商银行郑州分行始终把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直播活动,正是浙商银行郑州分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缩影。